![]() |
![]() |
我市開展2021年“課堂教學大比武”暨“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活動 |
作者: 來源: 日期:2021/9/26 15:32:10 人氣:26 |
近日,市教育體育局印發(fā)通知,將組織開展2021年“課堂教學大比武”暨“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活動。 活動目的 進一步落實《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四川省教育廳進一步提高中小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指導意見》《四川省普通中小學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要求》,依托國家和省級資源平臺,以建設體系化教學資源為出發(fā)點,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大比武活動為載體,以教師課堂教學比武、名師名校長曬課、特級(正高級)教師獻課為抓手,分年度、分批逐步建設小學、初中、高中學段主流版本重點學科教材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 活動對象 全市所有中小學校(包括小學、初中、九年一貫制學校、完全中學、普通高中)教師均可自愿參加。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必須參加。 活動任務 按照省下達指標任務,結合我市實際,我市通過“課堂教學大比武”暨“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活動,遴選征集685節(jié)優(yōu)課,其中,“基礎教育精品課”89節(jié),“課堂實錄”596節(jié)。具體任務分配如下表。 (一)基礎教育精品課推薦任務數 1.小學推薦任務數 2.初中推薦任務數 (二)課堂教學大比武-課堂實錄推薦任務數 活動安排 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下活動主要由學校、縣(區(qū))完成。各地要采取多種方式開展研課、磨課、賽課活動,包括教學設計、預習任務單、作業(yè)設計、教學資源選用、課件制作等的評比活動,通過線下活動保證線上作品質量。 線上活動分“精品課”和“課堂實錄”遴選,其中“精品課”以微課形式在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上進行遴選,課堂實錄通過四川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進行遴選。 (一)基礎教育精品課(9月13日至10月25日) 1.自主申報。教師總結個人教學實踐成果,凝練教學經驗和方法,學習借鑒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以下簡稱云平臺,網址:ykt.eduyun.cn)相應課程教學資源,按照市級下達到各縣(區(qū))、學校的精品課任務及課程節(jié)點編號,確定擬講授的具體內容,自主設計微課并向學校提出申報。課程節(jié)點編號見:https://jpk.eduyun.cn/portal/html/jpk/1.html頁面下“傳課目錄”。 2.學校推薦。教師設計微課時,學習任務單、作業(yè)練習、教學設計、課件PPT等資源,須按照國家基礎教育精品課的統一模板進行設計,精品課相關資源統一模板詳見:https://tz1s1k.eduyun.cn/1s/tztgnew2021/20210823/40450.html。學校應鼓勵、支持教師參與微課設計,積極組織研討和交流展示活動,并擇優(yōu)向縣(區(qū))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推薦。 3.縣級初選。縣(區(qū))級教科體局組織有關專家和優(yōu)秀教師,對學校推薦的微課設計進行初選,組織相關教師試講,在此基礎上確定人選,并按照精品課制作要求(附件1)攝制微課視頻,連同其他資源(包括學習任務單、作業(yè)練習、教學設計、課件及實驗視頻等)及加蓋教育行政部門公章的《縣(區(qū))基礎教育精品課推薦匯總表》(附件5)拷貝至U盤,于10月15日前統一報送市教育和體育局。 4.市級遴選。市教育和體育局對各縣(區(qū))、學校報送的精品課視頻,根據部級精品課評價指標(附件3),10月20日前,分學科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確定向省級推薦的精品課。向省級推薦的精品課,原則上同一課程節(jié)點編號只推薦1節(jié)精品課,且同一教師只推薦1節(jié)精品課。 5.教師上傳。經市級遴選確認的精品課,10月25日前,由教師本人登錄云平臺(網址:ykt.eduyun.cn),使用國家平臺賬號、密碼,按要求上傳微課視頻及相關資源(其中學習任務單、作業(yè)練習、教學設計、課件缺一不可)。10月27日前,市級在國家平臺完成線上審核推薦工作。 6.省級遴選。省級組織專家對市級推薦的精品課進行評審,并把省級下達指標,擇優(yōu)推薦參加部級評審,部級“精品課”獲獎率將作為下一年度名額分配的重要參考指標。 (二)課堂教學大比武-課堂實錄(9月13日至12月10日) 1.在線提交。參賽教師按課堂實錄制作要求(附件2),完成課堂實錄作品制作,并于11月7日24時前通過四川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專欄(https://scyj.scedu.com.cn/dbw/#/home),進行實名制“曬課”。教師線上提交課堂實錄作品時,必須同時提交教學設計、課件等相關資源。為保護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姓名權及肖像權,特殊教育學校(僅限盲校、聾校、培智學校)教師提交微課作品參賽。 2.資格審定。學校對本校教師“曬課”相關內容進行思想性、政治性審查。11月10日14時前,完成作品初審,初審合格后推送到省平臺參加本縣(區(qū))級“曬課”。有政治原則性錯誤和學科概念性錯誤的作品,取消參加資格。 3.縣級推優(yōu)。根據課堂實錄作品評價指標(附件4),各縣(區(qū))于11月25日前對學校推送的課堂實錄進行評審,并按下達的指標任務,線上向市級擇優(yōu)推薦作品,并將加蓋教育行政部門公章的《縣(區(qū))課堂實錄推優(yōu)作品信息表》(附件6)掃描件(PDF格式)及excel格式的電子版報送市教育和體育局(附件7)。 4.市級推優(yōu)。12月10日前,市級將分學段學科組織對專家,對各縣(區(qū))推薦的作品進行評審,同時在省分配名額內向上級完成線上推優(yōu)。 5.省級評審。省級組織專家對市(州)推薦的 “優(yōu)課”進行評審,特別優(yōu)秀課例可作為優(yōu)秀網絡課程資源收錄到省平臺資源庫,直接在省平臺予以公開推薦及共享,同時頒發(fā)省資源平臺優(yōu)秀資源選用證書。 省級名師名校長鼎興工作室、?。ㄊ校┘壝麕熋iL按教育部精品課制作要求完成一節(jié)“精品課”,并在省平臺“曬課”展示;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需在省教育資源平臺提供一節(jié)教學、教研相關資源(“精品課”、課堂實錄、專題講座等,專題講座按精品課制作技術要求制作),均于12月10日至12月30日在省平臺完成資源上傳、作品提交工作,學校負責審核。 質量要求 精品課以微課形式呈現,包括微課視頻、教學設計、學習任務單、課件、作業(yè)練習和必要的實驗演示。課堂實錄以隨堂課形式呈現,包括課堂教學過程視頻、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及相關資源。提供的素材資源應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堅持正確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尊重教育規(guī)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在意識形態(tài)、民族宗教、領土國界等關鍵問題上不能有偏差。 2.確??茖W嚴謹。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標準,保證學科知識內容和授課語言的科學準確,保證情境素材的真實性、適切性和權威性。 3.突出課堂實效。體現學科教學改革方向,充分考慮學科性質和不同學段學生學習特點,有效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注重發(fā)揮學科德育功能和綜合育人功能。 4.注重制作規(guī)范。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過程完整、教學資源充足、攝制技術規(guī)范,語言、文字、符號、單位等使用要符合規(guī)范,除外語課程外應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制作的視頻資源不得有任何廣告。 5.保證內容原創(chuàng)。必須是教師本人教學實踐中所積累的典型教學成果,不得冒名頂替,嚴禁抄襲,引用資料須注明出處和原作者。 活動獎勵 市教育和體育局將組織相關學科專家,對各地上報的“優(yōu)課”進行評審,分別按一定比例評選出市級一、二、三等獎。同時,根據各縣(區(qū))活動開展及推優(yōu)情況,對參與活動積極、組織實施工作開展良好、成效突出的縣(區(qū))、學校頒發(fā)優(yōu)秀組織獎,對承擔具體工作的人員頒發(fā)優(yōu)秀管理員證書。優(yōu)秀管理員在優(yōu)秀組織單位產生,對參與指導和制作獲得市級精品課等級獎的教師頒發(fā)指導教師獎和技術支持獎。對參加活動獲得市級及以上“優(yōu)課”的教師,可在評優(yōu)評先和職稱評審中予以傾斜。 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今年的活動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各縣(區(qū))教育行政部門要牽頭抓總,統籌規(guī)劃,要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并落實開展活動所需的各項經費(包括培訓、活動指導、錄課、評審等)。要完善支持和激勵政策,調動廣大教師參與的積極性。要按照活動時間節(jié)點和具體要求做好教師賽課、評審推優(yōu)、曬課等工作,落實、抓細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確?;顒禹樌麑嵤?。 (二)強化協調配合。在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安排下,電教、教研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加強對活動的指導力度,提升課例質量和制作水平,切實把好質量關。電教部門按“精品課”和“課堂實錄”技術標準,加強教師課程資源制作指導;在教師“曬課”、“優(yōu)課”評審和平臺推優(yōu)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中,做好組織和技術保障工作。教研部門負責制定具體的教師“選課、磨課、曬課、賽課”等活動方案,建立學科專家組,積極參與精品課的指導,參與本學科課例評審,切實把代表本地最高水平的課例推選出來,發(fā)揮“優(yōu)課”的示范、引領作用。各中小學校要認真做好網上“曬課”內容的審核工作,確保本校教師上傳的資料無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等問題。 (三)廣泛宣傳發(fā)動。各地積極組織廣大教師參與,特別是省級名師名校長鼎興工作室、省(市)級名師名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要積極參與此項活動,充分發(fā)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對一年未參加的,當年年度考核和師德考核均不評優(yōu),并全市通報批評;兩年未參加的,將對其進行約談;連續(xù)三年未參加的,將按程序申報取消其榮譽稱號。 (四)加大推廣應用。各地要加強對獲獎作品的宣傳,積極開展交流展示活動,要組織教師觀課、學課、研課、評課,加大推廣應用力度,供廣大師生應用,切實提升優(yōu)質資源的使用效益,促進提高教學質量。 聯系方式 市電化教育館:張 鵬電話:15884995674 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茍志弘電話:13350930731 省資源平臺技術支持:劉瑤琴,電話:028-85876152 |